八珍合入四君子,气血平调补化工。内伤则气口脉盛,多属不足,宜温、宜补、宜和;外感则人迎脉盛,多属有余,宜汗、宜吐、宜下。
阴受湿气,湿为阴邪也。少阴病四逆,或咳,或悸,或小便不利,或腹中痛,或泄利下重者,四逆散主之。
先富贵而后贱,则气郁血衰,脉必不能流利和滑也。此可以见天命之流行,无一之或遗,无微之不入,形有大小,而性无大小。
成则不可复药,及阽于危,乃曰病犯条款,虽对症之药无可奈何痰火上壅,喘嗽发热,足反冷者,服消痰降火药必死。余曰∶有是哉,使进顺气疏风之药不辍者,墓木拱矣。
神不明谓之魍,精不明谓之魉。(原注:病人语声寂寂然,喜惊呼者,骨节间病;语声暗暗然,不彻者,心膈间病;其声啾啾然,细而长者,头中病。
不于其身,亦于其子孙。手足阳明为三阳,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者,为病在胃与大肠经也。